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感发白(文渊阁本作感白发)》 全文: 少年事辛勤,老大涉忧患。 抚时感零落,发白亦已惯。 每思初白时,黑者尚千万。 晨梳满一握,中有素丝间。 及其白已甚,色势颇滋蔓。 种种渐无几,星星忽大半。 常情恶衰飒,不欲姿容变。 持镊屡剪摘,煮药勤点换。 久之反自笑,遂事固不谏。 万物入形器,盛衰有期限。 葩英乘春芳,凋灭向秋晚。 人生止百岁,稚耋如早晏。 光阴白驹走,安得常总丱。 形骸任驱役,膂力资治办。 其间得与丧,大率皆梦幻。 既老遂休佚,万熊无足盼。 方当齐椿菌,未暇语鹏鴳。 霜雪华满头,长吟又何怨。
参考注释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器(1).物质;物体。与精神相对。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澄精神於玄一者,则形器可忘。” 宋 薛季宣 《答陈同甫书》:“且道非器可名,然不远物,则常存乎形器之内。” (2).指有形的器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 (3).指人的形体。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尪瘁者不必愚。” (4).犹外形,外表。 宋 苏轼 《赐韩绛上第三表乞致仕不允断来章诏》之二:“朕待卿於形器之表,而卿自处於绳墨之内,未为得也。” 盛衰 兴胜和衰败 期限(1) 限定的一段时间 延长期限 (2) 时限的最后界线 超过规定的期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