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晨起为钱宫声题长桥烟雨图》 全文: 松枝麈尾壁角悬,桃笙火出昼不眠。 长安五月旱太甚,自郊徂宫空告虔。 昨宵新凉生枕簟,五更檐溜声奔泉。 大江万里泻春涨,涛头泛泛何滇滇。 豁如毛挚去酷吏,身傅两翮思腾鶱。 坐忆江南此时节,流水决决鸣稻田。 钱郎打门送急递,鼠须煤尾交云烟。 青松短壑妙结搆,高厓巨瀑纷钩连。 长桥烟雨更奇绝,空濛似欲无山川。 湿篷折叠纤掠水,黄泥曲岸相夤缘。 江南旧游入梦寐,彷佛五湖春水船。 钱郎自号五湖长,此图日在衡门边。 胡为款段来长安,披裘带索履后穿。 我欲与君同扣舷,青蓑箬笠随长年。 诗成阁笔一笑粲,檐前急雨冲洄漩。
参考注释昨宵昨夜。 南朝 梁 沉约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昨宵何处宿,今晨拂露归。” 唐 韩愈 《送张道士》诗:“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昨宵箇锦囊佳製明勿引,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 新凉指初秋凉爽的天气。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时秋积雨霽,新凉入郊墟。” 宋 徐玑 《新凉》诗:“黄鶯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微波漾漾风徐徐,新凉拂拂飘裙裾。” 枕簟枕席。泛指卧具。《礼记·内则》:“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唐 韩愈 《新亭》诗:“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扫堂延枕簟,公子气翩翩。” 清 方文 《山中休夏》诗:“柴门枕簟恣高眠,虽无饱饭粥亦乐。” 五更(1) 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檐溜 房檐流下的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