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寄题周效美琨瑶洞》 全文:仙人酒采玉驱雄酒龙,列山酒剖璞青腔酒空。
 因邃为堂曲为室,石乳溜壁光玲珑。
 僊归龙去草树草,蔽翳不复人踪通。
 指疆买墅下峰下,洗斸务欲险怪穷。
 蛇鳞鹿迹尚莫到,安问樵老诸牛童。
 古今未得君独得,万景付与由天公。
 何当归来敛头角,任从宝气生白虹。
 阴溪浅水菖蒲绿,下有虾蟆双眼红。
 及时佐酒斫两股,勿使更入明月中。
 
 参考注释树草(1).草木。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惟暮之春,同律克和,树草自乐。” (2).种草。《北史·恩幸传·茹皓》:“﹝ 皓 ﹞经构楼观,列於上下,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蔽翳遮蔽;隐蔽。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嶂山》诗:“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唐  元稹 《苦雨》诗:“逡巡崔嵬日,杲曜东西隅。已復云蔽翳,不使及泥涂。” 宋  苏舜钦 《处州照水堂记》:“ 括苍郡  署冠山 之椒,林壑蔽翳。” 清  方苞 《阮以南哀辞》:“老屋数间,蔽翳於丛篁高柳中。” 人踪人的踪迹。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唐  崔琪 《击柝赋》:“严城暮兮絶人踪,君门深兮开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