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特进三孤秩,还持八座囊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祁顺的《尚书胡公哀挽》 全文: 参考注释特进(1).官名。始设于 西汉 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 东汉 至 南北朝 仅为加官,无实职。 隋 唐 以后为散官。 明 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正一品。 清 废。参阅《后汉书·和帝纪》“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汉官仪》、《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十六》、《明史·职官志一》。 (2).特予晋升。《宋史·选举志一》:“ 九成 以类试、廷策俱第一,命特进一官。” 明 单本 《蕉帕记·相逢》:“兹特进尔都招讨使 胡章 为兵部尚书。” 三孤指少师、少傅、少保。《书·周官》:“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 孔 传:“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卑於公,尊於卿,特置此三者。” 蔡沉 集传:“三孤虽三公之贰而非其属官……公论道,孤弘化;公燮理阴阳,孤寅亮天地;公论於前,孤弼於后。公孤之分如是。”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计策之能,术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三孤之任,为国则变化之政。”《明史·职官志一》:“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参见“ 三少 ”。 八座亦作“ 八坐 ”。1.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 东汉 以六曹尚书并令、仆射为“八座”; 三国 魏 、 南朝 宋 齐 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隋 唐 以六尚书、左右仆射及令为“八座”。 清 代则用作对六部尚书的称呼。后世文学作品多以指称尚书之类高官。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坐,位列三台。”《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廷秀 弟兄俱官至八座之位。” (2).指八抬轿。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红白盛事》:“先生( 阮元 )乘八座,行亲迎礼。”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