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未必时人能着价,后千百载话头行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题赵西里诗卷二首》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未必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时人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能着犹耐着。《红楼梦》第六八回:“那里为这点子小事去烦琐他?我劝你能着些儿罢!” 千百极言其多。 晋 左思 《吴都赋》:“缔交翩翩,儐客弈弈。出躡珠履,动以千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 茅盾 《子夜》十四:“他觉得四面八方有千百条毒眼光射到他身上。” 头行(1).头颈。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二折:“半片席斜铺在地下,两块砖掇在头行。” (2).指事情的开始部分。《水浒传》第一一四回:“看官只牢记关目头行,便知衷曲奥妙。” (3).见“ 头行人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