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唐士耻的《两溪》 全文: 矧今两溪间,溪间足风物。 水清石泚泚,林横山兀兀。 春日鸣仓庚,夏夜风月清。 秋畆金颖秀,冬洲暮雪平。 比为二皇所旁薄,赤松屹立羊纵横。 叱石而兴真戯耳,可羡人家好弟兄。 西则三洞足仙灵,奇哉石穴声铿铿。 瀑泉喷写资照耀,俨如冰蚕之所成。 夕阳斜带九华度,何愧芙蓉峥且嵘。 鼎湖遥望在其东,翠气郁郁初日争。 或资登览逸杖屦,或供睇望烦留情。 山川如此足所产,所产足以冠群英。 圣明常重育才地,遴选鸿儒为博士。 傥膺是选真出群,礼乐诗书四不悖。 有如孔门来不拒,迪以至理滋无外。 将见吴邦如鲁国,鲁多君子非虚伪。 我公未期年,弦歌溢民编。 论其淑吾邦,不为淹巨贤。 旦夕会诏至,四大岂在边。
参考注释出群犹言出众。《尹文子·大道上》:“今世之人,行欲独贤,事欲独能,辩欲出羣,勇欲絶众。” 唐 杜甫 《海棕行》:“自是众木乱纷纷,海棕焉知身出羣。”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鎞订》:“只为我才貌出羣,声名播远,京中多少王孙公子,骚人墨客,户外之履常满,笥中之句频投。”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某家有小儿,甫六龄,清秀在骨,器宇不凡,性亦矫矫出羣。” 乐诗可以入乐的诗。古代与徒诗对言。《史记·佞幸列传》:“ 延年 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之。”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诗论二》:“然后知《南》、《雅》、《颂》之为乐诗,而诸《国》之为徒诗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半乐诗,乐诗、史诗混合者也。”参阅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诗入乐说》。 不悖 不相违背;不相抵触 并行不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