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栻的《四月二十日与客来城南积潦方盛湖光恬然如平》 全文: 泽国盛梅雨,涨潦弥两涘。 常时侵溢患,乃复到城市。 纳湖迫西闉,冲突固其于。 今年筑堤防,楗石细积累。 艰辛迄崇成,龟鱼亦欢喜。 节宣有程度,盈缩无壅底。 昨宵水没岸,民居例迁徙。 走马来问讯,屹若坚城垒。 江涛从渺茫,湖光自清泚。 小舟足游泳,新荷方薿薿。 嘉我二三客,共此风日美。 相期寂寞滨,雅意淡如水。 念言堤防功,得失乃如彼。 而况检身者,讵可忘所止。 明朝更哦诗,斯言或当纪。
参考注释渺茫(1) 时地远隔,模糊不清 一别音容两渺茫。——白居易《长恨歌》 (2) 烟波辽阔的样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清泚(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