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寅的《酬信仲见和二首》 全文: 不作悲秋赋,犹牵梦雨情。 人心空恳迫,天听自昭明。 骤岂风能靡,和非雹与并。 霤悬庐阜瀑,山映羽林兵。 已洒临菑汗,将漂石勒营。 循良惭召父,调燮赖陈平。 方士田俱溉,先生道可耕。 乱飘丝未理,急点射方争。 原补天无漏,谁占坎不盈。 云披心屡折,雷属耳常倾。 未说千箱满,聊欣穴极清。 幸令鹅贳死,那恤虹仍横。 银竹森犹亚,檐花落更萦。 昆阳万矢尽,沧海几沤轻。 反照霞初散,中秋月已生。 一杯相属处,忧虑洗京京。
名句书法欣赏 不作悲秋赋,犹牵梦雨情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不作(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秋赋犹秋贡。 唐 姚合 《题永城驿》诗:“秋赋春还计尽违,自知身是拙求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 令狐文公 镇三峯,时及秋赋,特置五场试。”《宋史·选举志一》:“詔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赋,旧尝充赋者百日而止。”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康祺 举 浙江 乡试,亡弟中书君 清瑞 ,及同祖弟 寿祚 ,同高祖弟 賡年 、 守澜 亦于是科同登秋赋。”参见“ 秋贡 ”。 牵梦萦于梦寐。 唐 李中 《送王道士游东海》诗:“巨浸常牵梦,云游岂觉劳。” 雨情 某个地区降雨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