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鍊的《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四》 全文:五福宗洪范,三灵会洛书。
 璿玑回气马,华盖转云车。
 法象臻玄理,神光合太虚。
 阳春生螮蝀,阴魄长蟾蜍。
 精卫知填海,奸雄会剥卢。
 星官垂剑术,按法早行诛。
 
 参考注释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山海经·北山经》:“ 发鳩之山 ,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 炎帝 之少女名曰 女娃 , 女娃 游于 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东海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昔 炎帝 女溺死 东海 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 东海 。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 东海 精卫誓水处,曾溺於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寃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后多用以比喻有仇恨而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的人。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 沧海 。” 南朝  梁  范云 《望织女》诗:“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明  张煌言 《满江红》词:“青山未筑 祁连 塚, 沧海 犹衔精卫石。”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精卫心。” 填海指古代神话中的精卫鸟填海事。亦比喻冤恨极深或意志坚定。 南朝  陈  张正见 《石赋》:“ 精卫 取而填海, 天孙 用以支机。” 唐  杜甫 《寄贾司马严使君》诗:“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花月痕》第十三回:“寃禽衔石难填海,芳草牵情*欲到天。”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 精卫 心。” 奸雄 奸人的魁首,也指弄权欺世、窃取高位的人  此洁士所以独隐翳,而奸雄所以党(常)飞扬也。——《潜夫论·交际》 乱世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