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 全文: 白老忘机客,牛公济世贤。 鸥栖心恋水,鹏举翅摩天。 累就优闲秩,连操造化权。 贫司甚萧洒,荣路自喧阗。 望苑三千日,台阶十五年。 是人皆弃忘,何物不陶甄。 篮舆游嵩岭,油幢镇海壖。 竹篙撑钓艇,金甲拥楼船。 雪夜寻僧舍,春朝列妓筵。 长斋俨香火,密宴簇花钿。 自觉闲胜闹,遥知醉笑禅。 是非分未定,会合杳无缘。 我正思扬府,君应望洛川。 西来风袅袅,南去雁连连。 日落龙门外,潮生瓜步前。 秋同一时尽,月共两乡圆。 旧眷交欢在,新文气调全。 惭无白雪曲,难答碧云篇。 金谷诗谁赏,芜城赋众传。 珠应哂鱼目,铅未伏龙泉。 远讯惊魔物,深情寄酒钱。 霜纨一百匹,玉柱十三弦。 楚醴来尊里,秦声送耳边。 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
名句书法欣赏 贫司甚萧洒,荣路自喧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萧洒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荣路指仕途。《后汉书·左周黄传论》:“中兴以后,復增敦朴、有道、贤能……清白、敦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难裁。”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謫居今共远,荣路昔同趋。” 宋 陆游 《遣兴》诗:“虚名大似月蟾兔,荣路久如风马牛。” 喧阗亦作“ 喧填 ”。亦作“ 喧嗔 ”。喧哗,热闹。 唐 杜甫 《盐井》诗:“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宋 苏轼 《竹枝歌》:“水滨击鼓何喧闐,相将扣水求 屈原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即今清明时候, 金明池 上,士女喧闐,游人如蚁。”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夜戏》:“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一本作“ 喧嗔 ”。 清 黄景仁 《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 李大钊 《上海的童工问题》:“有些小孩子,在喧阗的机器声中,被放在摇篮中,或睡或醒。” 喧哗拥挤。 唐 陆乔 引 沉青箱 《过台城感旧》诗:“繁华今寂寞,朝市昔諠闐。”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凡新婚者,却扇之夕,亲朋杂沓,呼笑諠闐,谓之闹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