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滕宾的《玉漏迟 七夕行台诸公见饯 读画斋丛书本》 全文: 问谁争乞巧。 谁知巧处成烦恼。 天上佳期,底事别多欢少。 雨梦云情半饷,又早被西风吹晓。 愁未了。 星桥隔断,银河深杳。 可笑儿女浮名,似瓜果登盘,情丝萦绕。 百拙无能,赢得自家华皓。 我笑娥解事,但岁岁孤眠空老。 归去好。 江上绿波烟草。
参考注释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鍼,或以金银鍮石为鍼,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於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 林杰 《乞巧》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 欧阳山 《三家巷》三:“这七月七日是女儿的节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独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儿,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来乞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