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孚的《再寄汤朝美》 全文:夙疴苦牵缠,旧学久废忘。
 闭门老叔夜,慵惰古无上。
 朋知音问绝,正复相觖望。
 独馀思子心,砥柱阅寒浪。
 作书往问讯,闻子亦微恙。
 深怜三医勤,却叹五鬼妄。
 新诗勤讽诵,渠魄自应丧。
 吾侪晓天星,齿发已非壮。
 羁孤寡会合,尚复困此障。
 冲风战寒林,落日翳叠嶂。
 轩车何来迟,为子倒家酿。
 
 参考注释作书(1).谓作典册。《国语·楚语上》:“ 武丁 於是作书,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 (2).指撰写献与天子的书或策。 唐  韩愈 《赠族侄》诗:“作书献云闕,辞家逐秋蓬。” (3).创制文字。《韩非子·五蠹》:“古者 苍頡 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 苍頡 固以知之矣。” (4).写信。《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作书与魴鱮,相教慎出入。”《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唐  李善 注:“太祖遣 徐劭  孙郁 至 吴 ,将军 石苞 令 孙楚 作书与 孙皓 。 劭 至 吴 ,不敢为通。” (5).谓写作。《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曹公 闻 权 以土地业 备 ,方作书,落笔於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夏侯太初 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 (6).练字;写字。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日记》:“余教童子作书,每日只学十字,点画体势,须使毫髮毕肖。”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日记》:“作书忌俗字,人皆知之,不知亦忌古字。” 问讯(1) 询问或打听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讯处 (2) 问候 彼此见礼问讯 (3) 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 微恙 小病 曾染微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