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菜地》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闻说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乡方谓归向仁义之道。乡,通“ 向 ”。《礼记·乐记》:“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郑玄 注:“方,犹道也。” 孔颖达 疏:“而民归乡仁义之道也。”《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乡方。” 弄印《史记·张丞相列传》:“ 高祖 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孰视 赵尧 曰:‘无以易 尧 。’遂拜 赵尧 为御史大夫。”后因称任命御史大夫为“弄印”。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旧唐书·尹思贞传》:“宜承弄印之荣,式允登车之志。可御史大夫。”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小侯(1).古代用以称小国。《国语·鲁语下》:“今我小侯也,处大国之间,缮贡赋以共从者,犹惧有讨。”《管子·大匡》:“诸侯之礼,令 齐 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 齐 以马往,小侯以犬报。” 尹知章 注:“往重报轻。所谓大国善下小国,则取小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大国不过十餘城,小侯不过数十里。” (2).谓四夷之君。《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 孔颖达 疏:“小侯,谓四夷之君,非为牧者也。” (3).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弟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称。《后汉书·邓禹传》:“ 禹 少子 鸿 ,好筹策。 永平 中,以为小侯。”又《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李贤 注引 袁宏 《后汉纪》曰:“又为外戚 樊氏 、 郭氏 、 阴氏 、 马氏 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一说以年小获封,故称。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明 汤显祖 《紫箫记·纵姬》:“自家姓 郭 ,名 锋 ,世号小侯。祖是 汾阳王 郭子仪 ;姊是当今贵妃娘娘。” (4).指高官显贵。 宋 余靖 《题刘太傅栖心亭》诗:“宏构小侯第,避权长掩关。”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