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纤腰绿鬓既非老者事,玉山沧海一去何由招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纤腰亦作“纎腰”。1.细腰。 唐 韦瓘 《周秦行纪》卷上:“见前一人纤腰修眸,容甚丽。” 宋 周邦彦 《解语花·元宵》词:“衣裳淡雅,看 楚 女纤腰一把。” (2).指细腰美女。 宋 苏轼 《姝丽不肯开樽》诗:“莫嫌衰鬢聊相映,须得纤腰与共回。”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上》:“宫中细草香红湿,宫内纤腰碧窗泣。”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二九:“ 窅娘 侧足跛行苦, 楚国 纎腰饿死多。” 老者年老的男子 玉山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何由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