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储光羲的《同房宪部应旋》 全文: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
 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
 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
 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名句书法欣赏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起灭(1).佛教语。指因缘和合而产生与因缘离散而消灭。 宋  范成大 《请佛阁晚望雪中数十峰如烂银晃耀暑光中》诗:“垒块苍然是九州,大千起灭更悠悠。” 清  黄遵宪 《游潘园感赋》诗:“弹指须臾千载后,几人起灭好楼臺。” 钱仲联 笺注:“《楞严经》:‘起灭无从。’” (2).时隐时现;时有时无。 唐  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诗:“寒磬虚空里,孤云起灭间。” 宋  道潜 《次黄子理韵》:“寒炉燃豆萁,光焰时起灭。” 明  沉谦 《二郎神》词:“关山参差,宫闕起灭,长空烟雾。” (3).谓玩弄手段,捏造是非。《元典章·吏部六·书吏》:“县吏暗分乡都,州吏分县,府吏分州,起灭词讼,久占衙门,败坏官事,残害良民。” 明  高攀龙 《三时记》:“止有凶人名 陈所藴 者,工于刀笔,以起灭为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 真知 真才实学;深刻的哲理;真理 实践出真知 有所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