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统御三界庀列真,精庐福地周八垠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程公许的《题会庆建福宫长歌》 全文: 参考注释统御统治;驭使 三界(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穷。” 唐 寒山 《诗》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轮,念念未曾息。”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清 龚自珍 《最录<列子>》:“ 庄子 见道十三四, 列子 见道十七八,丁大*法之未东,皆未脱离三界。”道教沿用其说而稍异。 唐 吕岩 《敲爻歌》:“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 (2).犹三届,三期。《元史·选举志二》:“都监歷三界,陞务使,一周岁为满,月日不及者通理。务使歷三界,陞提领。” 列真犹言众仙人。道教称得道之人为真人。 汉 冯衍 《爵铭》:“富如江海,寿配列真。” 晋 左思 《魏都赋》:“ 鉅鹿 、 河间 ,列真非一,往往出焉。” 清 黄周星 《楚州酒人歌》:“愿假青鸟探 瀛洲 ,列真酣饮多如簇。” 精庐(1).学舍,读书讲学之所。《后汉书·姜肱传》:“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徵君。” 李贤 注:“精庐即精舍也。”《魏书·儒林传·平恒》:“乃别构精庐,并置经籍於其中。” 清 瞿鸿禨 《与缪荃孙书》:“ 钟山 既已蝉联,精庐又较 南菁 为胜。” (2).佛寺;僧舍。《北齐书·杨愔传》:“至 碻磝戍 ,州内有 愔 家旧佛寺,入精庐礼拜。” 唐 贾岛 《宿山寺》诗:“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词:“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福地(1) (2) 幸福安乐的处所 (3) 指神仙的住地 八垠犹八垓。《魏书·高允传》:“四海从风,八垠渐化。” 唐 杜甫 《寄薛三郎中据》诗:“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八垠尊赋谢》:“尔后递仿製,葫芦依样遍八垠。”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