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和调失黏诗句,按摸出格文章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抄近藁六言二首》

全文:
和调失黏诗句,按摸出格文章
尽可追陪党进,不消更觅君房。

参考注释

和调

(1).调和。《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素问·痹论》:“荣者,水穀之精气也,和调於五藏。”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肴馔》:“剂水火而和调,糅苏蔱以芬芳。”

(2).指调味。 宋 司马光 《辞左仆射第三札子》:“多盐则太咸,多梅则太酸,和调适宜,最为难事。”

(3).和睦;使和睦。《墨子·兼爱中》:“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荐贤退恶,和调百姓。” 明 陆世廉 《西台记》第一出:“念乱图存,总须将相和调。”

失黏

亦作“ 失粘 ”。1.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四声分韵,始於 沉约 。至 唐 以来,乃以声律取士,则今之律赋是也。凡表、啟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黏。” 俞樾 《茶香室续钞·经史释音有首释末释之别》引 清 王士祯 《居易录》:“ 徐凤 少监代嗣王谢赐玉带表,用《礼记》孚、尹二字,以尹为平声,乃用第二音,有司谓其失粘。”

(2).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粘”,违者称作“失粘”。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拗体》:“按律诗平顺稳帖者,每句皆以第二字为主,如首句第二字用平声,则二句、三句当用仄声,四句、五句当用平声,六句、七句当用仄声,八句当用平声;用仄反是。若一失粘,皆为拗体。”

(3).泛指诗句平仄失调。亦称“ 失严 ”。 杜甫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诗 清 仇兆鳌 注:“ 刘逴 曰:‘律诗自有定体,不可失粘……’ 刘氏 作失粘,谓上下二句平仄不相粘合。 陶开虞 作失严,谓声谓平仄失其谨严也。”

诗句

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出格

(1)

(2) 指越出常规;超出范围

那种激烈的言词,未免太出格了

(3) 与众不同;超出一般

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厉害。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9: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