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玉箫吹散鱼龙腥,七十二峰青入目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王冕的《船上歌》

全文:
草衣老子双□皤,拍手夜唱沧浪歌。
浮生不信巢穴好,卖屋买船船作家。
明月满天天在水,别调新歌水中起。
萧散可同甫里翁,逃名不比鸱夷子。
大儿船头学读书,小儿船尾学钓鱼。
病妻未脱乡井梦,梦中犹虑输官租。
前年扬帆箕子国,矫首扶桑看日浴。
蓬莱可望不可到,海浪翻空倒银屋。
去年鼓□游潇湘,湘南云尽山苍苍。
灵均死处今尚在,使我吊问空凄怆。
今年来往太湖曲,三万顷波供濯足。
玉箫吹散鱼龙腥,七十二峰青入目
脱巾袒裸呼巨觥,旁人睥睨笑我狂。
我狂忘势亦忘利,坐视宇宙卑诸郎。
君不见江西年少习商贾,能道国朝蒙古语。
黄金散尽博大官,骑马归来傲乡故。
今日消磨等尘雾;又不见江南富翁多田园,堆积米谷如丘山,粉白黛绿列间屋。
竞习奢侈俱凋残,今日子女悲饥寒。
呜呼!噫嘻!何如尚志富?曷足求贵曷足恃。
秦时李斯丞相位,汉家韩信封侯贵。
堂堂勋业乾坤,赤族须臾无噍类。
何如老子船上闲?朝看白水暮青山。
艰险机忘随处乐,顾盼老小皆团圆。
且愿残年饱吃饭,眼底是非都不管兴来移棹过前汀,满船白雪芦花暖。

名句书法欣赏

王冕玉箫吹散鱼龙腥,七十二峰青入目书法作品欣赏
玉箫吹散鱼龙腥,七十二峰青入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玉箫

(1).玉制的箫或箫的美称。《晋书·吕纂载记》:“ 即序胡 安据 盗发 张骏 墓,见 骏 貌如生,得真珠簏、琉璃榼、白玉樽、赤玉簫。”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三:“玉簫和我神,金醴释我忧。” 宋 齐愈 《八宝妆》词:“惆悵夜久星繁,碧云望断,玉簫声在何处?”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又咏梅》词:“玉簫吹梦,金釵划影,悔不同擕。”

(2).人名。传说 唐 韦皋 未仕时,寓 江夏 姜使君 门馆,与侍婢 玉箫 有情,约为夫妇。 韦 归省,愆期不至, 箫 绝食而卒。后 玉箫 转世,终为 韦 侍妾。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后多借指姬妾。 宋 史达祖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身是客,愁为乡。算 玉簫 犹逢 韦郎 。” 清 秋瑾 《翠楼怨·题王泽寰亡姬吴氏遗像》词:“但恐 玉簫 难再,愁煞 韦皋 。”

吹散

(1).吹之使散开。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虎 於 太极殿 前起楼,高四十丈……时亢旱,舂杂宝异香为屑,使数百人於楼上吹散之,名曰‘芳尘’。” 宋 苏轼 《六月七日》诗:“电眸虎齿霹靂舌,为余吹散千峰云。” 茅盾 《锻炼》十二:“东北风吹散了满天的浮云。”

(2).犹拆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你自私受软口汤,到来吹散我们,我们自有説话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真如镇典铺来信一》:“﹝城内穷民﹞刻下恐破城之后玉石不分,为贼尽力把守,未能速灭。倘得吹散此辈,然后攻城为容易。”

(3).谓消弭事端。《快心编一集》第一回:“我不是与 郝 家有甚亲故替他吹散,实是为你计算。”

龙腥

(1).刀剑所带的铁腥味。 唐 李郢 《郢自街西醉归》诗:“銛刀剪裁多鹊媚,细鞘挥拂带龙腥。”

(2).水腥味。

(3).墨之气味。墨称龙宾,故称。《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铜雀坠臺成凤咮,玉蟾吐水带龙腥。”参见“ 龙宾 ”。

七十二

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史记·封禅书》:“古者封 泰山 禪 梁父 者七十二家,而 夷吾 所记者十有二焉。”《玉台新咏·古乐府诗<相逢狭路间>》:“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唐 李白 《梁甫吟》:“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清 魏源 《三湘棹歌·蒸湘》:“水复山重行未尽,压来七十二峰影。”

入目

观看。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摘抄》:“ 顺天 尹 王 公 驥 患伤寒, 袁 往视其疾,神色俱变,不可入目。”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此等议諭煞是可笑,与其为此等论,不如并此词不入目,即入目亦置若未见。”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