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蒋之奇的《松石峰》 全文:晚向津亭泊画船,忽闻佳处在云烟。
 松根化作千年石,山寺蒸为一涧泉。
 祖意供看亭下柏,禅交同结社中莲。
 明朝舆笋还跻岭,聊借僧房一觉眠。
 
 参考注释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唐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诗之一:“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羣?” 宋  刘克庄 《长相思·饯别》词:“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镜花缘》第一回:“其最重的,徙植津亭驛馆,不特任人攀折,兼使沾泥和土,见蹂於马足车轮。” 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秦淮河 ﹞水满的时候,画船簫鼓,昼夜不絶。” 佳处(1).优美之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此赋之佳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引 宋  周密 《题<保母帖>》诗:“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鲁迅 《呐喊·故乡》:“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 (2).谓胜境。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迴帆覬赏延,佳处领其要。” 唐  韩愈 《将至韶州借图经》诗:“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宋  文同 《奉寄兴州分判诚之蒲兄》诗:“ 武兴 山水郡,左右有佳处。” 明  唐顺之 《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尝欲邀诸诗客相与入 天台  雁宕 ,访 赤城 佳处以为快。” 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