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阴铿的《罢故章县诗》 全文:秩满三秋暮。
 舟虚一水滨。
 漫漫遵归道。
 凄凄对别津。
 晨风下散叶。
 歧路起飞尘。
 长岑旧知远。
 莱芜本自贫。
 被里恒容吏。
 正朝不系民。
 惟当有一犊。
 留持赠后人。
 
 参考注释正朝(1).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周礼·考工记·匠人》“应门二彻参个” 唐  贾公彦 疏:“《尔雅》文以其应门内、路门外有正朝。”《周礼·考功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郑玄 注“内,路寝之里也;外,路门之表也。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 唐  贾公彦 疏:“内外,据路寝之表里言之,则九卿之九室在门外正朝之左右为之,故 郑 据 汉 法,朝堂诸曹治事处为正朝之左右。” (2).谓治朝,视朝。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人君每日於路门外视朝,谓之治朝,亦谓之正朝。” 清  凤韶 《凤氏经说·天子诸侯即位以殡明日》:“天子诸侯三朝,惟治朝日视为正朝。” 正月一日。 唐  白居易 《缚戎人》诗:“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繫毛带。唯许正朝服 汉 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唐  王绩 《看酿酒》诗:“六月调神麴,正朝汲美泉。从来作春酒,不使俗人闻。” 宋  王禹偁 《谢免和御制元日除夜诗表》:“又若除夜藏钩,正朝放雀,真为儿戏,岂近皇猷?” 不系不属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此印及直殿监印、鐘鼓司、混堂、灵臺等印,皆本衙第一员僉书挨掌,不係贵近内臣掌。”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刻漏房,官十数员,不係灵臺,专管每日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