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流谦的《送杨嗣清国录出倅广汉》 全文:岱宗峥嵘乃为岳,丈夫可不志特达。
 平生论人每如此,杨子入眼吁为愕。
 清班突见颀而长,开口四坐薄晓霜。
 自言磈磊不可茹,正须一吐空肝肠。
 太学黄虀了残业,又携束书去挈挈。
 偃戟韬戈吾已衰,快刀斫案子甚决。
 古人作事令人惊,今人岂不如古人。
 折枝要是不为尔,长剑在手无蛟鲸。
 杨子杨子吾所许,举杯酌君肝胆露。
 期君直到黄发时,无使英名一尘污。
 
 名句书法欣赏 期君直到黄发时,无使英名一尘污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直到(1) 径直抵达 直到北京来学艺 (2) 一直到(多指时间) 直到半夜 他一直往梯子上爬,直到喘不过气来 这一事故直到早晨才被发现 黄发 指老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 黄发垂髫。——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英名(1)  卓越人物的名字或名声 英名永存 (2) 也指一种荣誉 一尘(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