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 全文: 治剧从容缓策衔,铃轩无事日清谈。 隼旟画戟明千里,纸帐绳床自一庵。 金奏屡陈容客和,玉山不动看宾酣。 我来邂逅逢宽政,忘却漂流身在南。 一纸新诗过雁衔,醒然何异接君谈。 奉亲鱼蟹兼临海,退食琴书定有庵。 一别经年真似梦,多忧不饮亦如酣。 共君友契非今日,蔽芾棠阴自剑南。 远谪江湖舳尾衔,到来辛苦向谁谈。 畏人野鹤长依岭,厌事山僧只住庵。 黄雀顿来成一饱,白醪新熟喜初酣。 疏顽近日尤堪笑,坐任飘风去自南。
名句书法欣赏 畏人野鹤长依岭,厌事山僧只住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人野懂礼义的人和愚昧无知的人。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置之虚室,人野何辨?” 唐 王勃 《山亭兴序》:“ 嵇叔夜 之龙章凤姿,混同人野。” 厌事厌倦于事。《后汉书·华佗传》:“﹝ 华佗 ﹞因託妻疾,数期不反。 操 ( 曹操 )累书呼之,又勑郡县发遣, 佗 恃能厌事,犹不肯至。” 宋 苏轼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诗:“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 山僧(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