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说之的《始到无极作》 全文:徂岁若飞羽,去矣不可招。
 谅积寒暑多,我发觉翛翛。
 是身一枯木,引忧自*焚烧。
 河山再游宦,乡国梦魂劳。
 友朋不敢思,得意在本朝。
 弟妹天一方,披衣泣中宵。
 介拙取如此,罪侮肯相饶。
 眷言此邦人,不与我逍遥。
 五日无羊俎,十日无鱼庖。
 懒我蔬菜惯,妻儿嗔呶呶。
 亦有寝食地,肘申瓦叹摇。
 政自不容膝,如彼风后巢。
 当此仲夏时,何以谢炎歊。
 前闻严君平,气和生凉飚。
 但恐此语欺,古道久可嘲。
 平生鄙潘岳,怀县复郁陶。
 靖节真吾师,一去何超超。
 终期不自堕,赋诗畔牢骚。
 
 参考注释眷言亦作“睠言”。回顾貌。言,词尾。《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引作“眷焉”。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隋书·高祖纪上》:“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沮劝。” 明  夏完淳 《六君咏·祁中丞》:“睠言从 彭咸 ,乘风驾縹緲。” 邦人(1).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  沉辽 《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  方文 《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诸侯。《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 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3).乡里之人;同乡。《韩诗外传》卷十:“臣 麦丘 之邦人。”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启 《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