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孟郊的《隐士》 全文:本末一相返,漂浮不还真。
 山野多馁士,市井无饥人。
 虎豹忌当道,糜鹿知藏身。
 奈何贪竞者,日与患害亲。
 颜貌岁岁改,利心朝朝新。
 孰知富生祸,取富不取贫。
 宝玉忌出璞,出璞先为尘。
 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
 君子隐石壁,道书为我邻。
 寝兴思其义,澹泊味始真。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草木择地生,禽鸟顺性飞。
 青青与冥冥,所保各不违。
 
 名句书法欣赏 虎豹忌当道,糜鹿知藏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虎豹(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当道(1)  掌握权力,多指坏人掌权 坏人当道,好人受害 (2) 有时也指掌权的人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藏身 躲藏;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 无处藏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