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曾史长贫蹠蹻横,祸福视天常懵懵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何湛之的《午日秦淮泛舟行》 全文: 参考注释曾史曾参 和 史鰌 的并称。古代视为仁与义的典型人物。《庄子·胠箧》:“削 曾 史 之行,钳 杨 墨 之口。” 成玄英 疏:“ 曾参 至孝, 史鱼 忠直。”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颜冉 龙翰凤雏, 曾史 兰薰雪白。”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诗集>自序》:“或三德不振,而揄扬过乎 曾 史 。” 蹠蹻亦作“跖蹻”。 盗跖 与 庄蹻 。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大盗。《淮南子·主术训》:“执术而御之,则 管 晏 之智尽矣;明分以示之,则 蹠 蹻 之姦止矣。” 汉 贾谊 《吊屈原赋》:“世谓 随夷 为溷兮,谓 跖 蹻 为廉。”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无其能而窃其位,无其功而有其禄,虽有富贵,由 蹠 蹻 之养也。” 唐 刘禹锡 《天论上》:“天与人实刺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春滋乎堇荼,未尝择善。 跖 蹻 焉而遂, 孔 颜 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涉》:“夫以 跖 蹻 之辈,犹曰怜才,而至宝横道,君子不顾,忍哉!” 清 萧霖 《题谭桂峤明府平傀儡山贼记卷后》诗:“ 跖 蹻 非不仁,抚驭乖厥职。” 祸福(1).灾殃与幸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缠*绵乎盈虚之会。”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指灾祸。 晋 欧阳建 《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天常天的常道。常指封建的纲常伦*理。《左传·文公十八年》:“ 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一:“ 汉 季失权柄, 董卓 乱天常。”《明史·程启充传》:“ 启充 言:‘灾及内寝,良由徇情之礼有戾天常,僭逼之名深乖典则。’” 懵懵(1).模糊不清。 南朝 梁 江淹 《贻袁常侍》诗:“鑠鑠雾上景,懵懵云外山。” (2).糊里糊涂。 唐 岑参 《感旧赋》:“上帝懵懵,莫知我寃。”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 清 秋瑾 《吊吴烈士樾》诗:“可怜懵懵天竟瞽,致使英雄志未伸。” 尹俊卿 《混沌》:“ 宝山 老汉懵懵然站起身,眼睛直冒金花。”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