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沈与求的《钱塘赋水母》 全文: 疾风吹雨回江城,櫓牙呕哑潮欲平。 客居喜无人事撄,相与环坐临前楹。 眼中水怪状莫名,出没沙觜如浮罂。 复如缁笠绝两缨,浑沌七窍俱未形。 块然背负群虾行,嗟其巧以怪自呈。 凝目戄视相将迎,老渔旁睨笑发声。 曰此水母官何惊,江流如奔绝沧瀛。 潮汐往来月为程,藏纳众污无满盈。 浮埃沉滓溷九清,结成此物宜昏盲。 使虾导迷作双睛,乃能接迹蚌与蛏。 亦犹巨蛩二体并,离则无目为光精。 江天八月霜叶鸣,罟师得虾供水征。 水母弃掷罗纵横,试令收拾输庖丁。 绛礬收涎体纡萦,飞刀镂切武火烹。 花甆饤饾粲白英,不殊冰盘堆水晶。 稻醯齑寒芼香橙,入齿已复能解酲。 遣渔止矣勿复评,嗟哉此性愚不更。 定矜故态招三彭,且摩枵腹甘藜羹。
  参考注释浑沌 同“混沌” 七窍 指人头上的七个孔,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 未形(1).谓事情尚未显出迹象、征兆。《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 孔颖达 疏:“谓止人之邪在於事未形著。”《孔丛子·答问》:“吾谓圣人之智,必见未形之前,功垂於身殁之后。”《汉书·伍被传》:“臣闻聪者听於无声,明者见於未形,故圣人万举而万全。” 颜师古 注:“言智虑通达,事未形兆,皆预见之。” 唐  元稹 《论谏职表》:“君臣之际,论列是非,讽諭於未形,筹画於至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二》:“ 淮阴 登堂, 高密 仗策, 武乡 分鼎,悬断未形,毫髮不爽,胡其异也!”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且当利未见、害未形之时,自非一般人所能分晓,於是公举程度较高於一般人者为之代表,以兴利于未见,除害于未形。” (2).尚未形成。《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史记·律书》:“神生於无,形成於有……或未形而未类,或同形而同类,类而可班,类而可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