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圆悟的《大帽山》 全文: 众山皆弭伏,独让此峰尊。 绝顶时犹雨,中林昼亦昏。 逆风松势偃,独石水声喧。 定有幽栖者,何因得晤言。
  名句书法欣赏  定有幽栖者,何因得晤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幽栖(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 (2).隐居。《宋书·隐逸传·宗炳》:“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栖之所。” 何因什么缘故,为什么。《周书·薛善传》:“时 晋公  护 执政,仪同 齐轨 语 善 云:‘兵马万机,须归天子,何因犹在权门。’” 唐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何因北归去, 淮 上对秋山。” 宋  叶适 《寄吕巽伯换酒亭》诗:“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晤言见面谈话;当面谈话。《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无 爰生 之晤言,念 张季 之终蔽。” 宋  苏轼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