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叶兰的《乐九成养思堂》 全文: 乐先生,孝且慈,父母蚤殁惟孤儿。 㷀㷀双泪垂,见人父母宁不悲。 少年不肯仕,居乡作儒师。 弟子三千人,传道鸣诗书。 得钱荐新向月朔,祭祀烝尝礼四时。 躬亲事俎豆,妻子不敢私。 养思有如此,大义实无亏。 今人有父母,兄弟分食如犬麋,又令父母长寒饥。 君不见乌反哺,言有之。 鸱枭喙母脑,物性何凶危。 至今母子亦为依,嗟哉乐先生,孝心天所知。
参考注释弟子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传道(1) 向听众讲授解释道义、道行 (2) 古时指传授圣贤之道,后也指传教 诗书(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