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十五日雪三首》 全文:寒令夺春令,六花侵百花。
 塘冰胶燕觜,野水涩芹牙。
 拥柱轻於絮,吹墀净若沙。
 乳禽饥啄木,谁悮拨琵琶。
 
 参考注释啄木即啄木鸟。《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傅玄 《啄木》诗:“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著桑槐。” 前蜀  贯休 《湖头别墅》诗之三:“园飞青啄木,簷挂白蜘蛛。” 清  赵翼 《戏咏蛛网》诗:“啄木嘴画符,树蠹起受劾。”参见“ 啄木鸟 ”。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