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袁甫的《石松子》 全文:壳坚于石,色白于雪。
 仁在其中,香味清绝。
 况之松子,格韵度越。
 庭前柏树,视此亦劣。
 松柏著土,其子乃结。
 此仁无根,更何所著。
 松柏有种,有枯有活。
 此仁无种,生生不灭。
 天不能灾,人不能伐。
 吾欲令此仁普偏博,吾欲令此仁取不竭。
 家家且足,可采可撷。
 人人圆成,可咀可嚼。
 初无奥旨,亦无秘诀。
 不假思量,何劳论说。
 个中浑全,了无分别。
 仰见高山兮,石洞之穴。
 俯此清泉兮,万古不个。
 
 名句书法欣赏 况之松子,格韵度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松子(1).松树的种实。可食。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松子为餐,蒲根是服。”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宋  黄庭坚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子多海东来,今 关 右亦有,但细小味薄也。” (2).传说中神仙 赤松子 的省称。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虚无求列仙, 松子 久吾欺。”《梁书·阮孝绪传》:“愿跡 松子 於瀛海,追 许由 於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 唐  李白 《寄弄月溪吴山人》诗:“待号辞人间,携手访 松子 。” 王琦 注:“ 松子 , 赤松子 也。” 格韵格调气韵。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上》:“《元城先生语録》曰:‘ 西汉 乐章,可齐三代,旧见《汉礼乐志·房中乐》十七章,观其格韵高严,规模简古,駸駸乎 商  周 之《颂》。’”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三九:“ 白石 写景之作……‘高树晚蝉,説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絶,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度越(1) 超越;胜过 (2) 同“渡越”;越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