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岑徵的《红白各半莲花·其五》 全文: 急买丹铅付画师,从来花谱不曾知。 玉壶赐与灵芸泣,赤汗传教虢国骑。 纸帐夜寒添蜡炬,明霞秋晚蘸涟漪。 西南两叶文鱼戏,粉蝶蜻蜓未许窥。
  参考注释纸帐以藤皮茧纸缝制的帐子。据 明  高濂 《遵生八笺》卷八记载,其制法为:“用藤皮茧纸缠於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 宋  苏轼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倦来眠纸帐,閒暇理丝桐,好不安閒自在。” 清  黄景仁 《二十夜》诗:“破窗蕉雨夜还惊,纸帐风来自作声。” 蜡炬即蜡烛。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宋  刘敞 《踏莎行》词:“蜡炬高高,龙烟细细,玉楼十二门初闭。” 清  仲振奎 《红楼梦·补裘》:“费针工,听铜龙玉漏沉花底,徙倚空房蜡炬红。” 高天梅 《只怜》诗:“蜡炬成堆把泪浇,何堪落木听萧萧。”参见“ 蜡烛 ”。 明霞灿烂的云霞。 唐  卢照邻 《驸马都尉乔君集序》:“明霞晓挹,终登不死之庭;甘露秋团,儻践无生之岸。”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綺,讲之独茧抽丝。此诗家四关。”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她的两只眼睛可火亮火亮,就像早晨草原上燃起的一片明霞。” 秋晚(1).深秋。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 上阳 秋晚萧萧雨, 洛水 寒来夜夜声。” 宋  蔡襄 《慈竹赋》:“借如秋晚霜重兮,万木零零而僵悴。 陇 榆尽兮塞月高,堤枫丹兮 楚 江紫。” (2).秋日傍晚。 唐  鲍溶 《晚山蝉》诗:“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涟漪见“ 涟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