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七李氏园》 全文: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 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 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 系马古车门,随意无洒扫。 鸣禽惊上屋,飞蝶纷入抱。 竹林净如灌,流水清可澡。 闲花不着行,香梨独依岛。 松枝贯今昔,林影变昏早。 草木皆苍颜,亭宇已新造。 临风置酒樽,庭下取栗枣。 今人强欢笑,古人已枯槁。 欲求百年事,不见白须老。 秦中古云乐,文武在丰镐。 置囿通樵苏,养兽让麀{上鹿下夭}。 池鱼跃金碧,白鸟飞紵缟。 牛羊感仁恕,行苇亦自保。 当年歌灵台,后世咏鱼藻。 古诗宛犹在,遗处不可考。 悲哉李氏末,王霸出奴皂。 城中开芳园,城外罗战堡。 击鼓鸣巨钟,百姓皆懊恼。 及夫圣人出,战国卷秋潦。 园田赋贫民,耕破园前道。 高原种菽粟,陂泽满粳稻。 春耕杂壶浆,秋赋输秸藁。 当年王家孙,自庇无尺橑。 空余百岁木,妄为夭巫祷。 游人足讥骂,百世遭舌讨。 老翁不愿见,垂涕祝襁褓。 持用戒满盈,饮酒无醉倒。
名句书法欣赏 牛羊感仁恕,行苇亦自保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仁恕仁爱宽容。《汉书·叙传上》:“宽明而仁恕。”《世说新语·政事》“ 山遐 去 东阳 ” 刘孝标 注引《江惇传》:“ 惇 隐 东阳 ,以仁恕怀物, 遐 感其德。”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陛下严祗寅畏足以膺受付托,仁恕温厚足以慰答傒望。”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可是,真心的公理论者又‘勿报复’呀,‘仁恕’呀……的大嚷起来。” 行苇路旁的芦苇。《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按,古文 毛 序以为泛言 周 王朝先世之忠厚,今文三家遗说则以为专写 公刘 的仁德。后遂用为仁慈的典实。多用于称颂朝廷。 汉 班彪 《北征赋》:“慕 公刘 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 晋 慧远 《答何镇南》:“上极行苇之仁,内匹 释迦 之慈。”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况我国家仁敷行苇,泽霈漏泉。”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宗室宴》:“ 乾隆 甲子,上宴王公及近支宗室百餘人於 丰泽园 ,更其殿名 惇叙殿 ,以示行苇燕毛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