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捣杵声沈明月冷,蒸梨火尽暮烟迟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江的《风哀十首·其七》

全文:
鹊桥云断误佳期,泪滴西风事已移。
捣杵声沈明月冷,蒸梨火尽暮烟迟
人间天上今分两,草木山川总为悲。
欲寄锦文何日到,鹊桥云断误佳期。

参考注释

杵声

(1).以杵捣物声。捣衣声。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唐 孟郊 《闻砧》诗:“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前蜀 李珣 《定风波令》词:“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2).以杵捣物声。夯土声。 唐 张籍 《筑城词》:“力尽不得休杵声,杵声未定人皆死。”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杵声未絶,城輒随坏。”

沈明

深沉明达。《宋书·刘延孙传》:“﹝ 延孙 ﹞风局简正,体识沉明。”

蒸梨

见“ 蒸藜 ”。

暮烟

亦作“墓烟”。傍晚的烟霭。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 王昌龄 《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前蜀 韦庄 《夜景》诗:“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擣暮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 靖 ,暮烟四合矣。”

见“ 暮烟 ”。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6: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