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况是胸中绝畦町,更於笔下富波澜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公度的《方帅务德生朝三首》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中绝(1).隔断。《战国策·赵策一》:“ 秦 蚕食 韩氏 之地,中絶不令相通。” (2).中断;绝灭。 汉 刘向 《九叹·思古》:“閔先嗣之中絶兮,心惶惑而自悲。” 唐 李白 《感遇》诗之四:“一惑 登徒 言,恩情遂中絶。”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士大夫岂尽不古若哉?廉耻岂中絶於士大夫之心哉?”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二章:“北方除 凉 土外, 黄河 流域佛事殊寂然,译经之举,当已中绝。” 畦町(1).田垄;田界。亦泛指田园。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畦町所艺,含蘂藉芳。”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广漠寂寥之乡,畦町高下之处。” (2).界限。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又太学屡与同舍议不合,遂自乞为军丞棘正,不肯涉翰墨畦町、宰县守州,专以政事显云。” 明 李东阳 《明故奉政大夫修正庶尹云南按察司佥事致仕何公墓志铭》:“公性开朗,畦町不内,设与人交,必从厚闻。”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唯我 蕺山 ,集夫大成,诸儒之弊,削其畦町。” (3).规矩;格式。 宋 文天祥 《吊五水》诗序:“ 张全 无统驭之材,自为畦町。”《宣和画谱·张钦元》:“作真字……其远法 钟繇 唯恐失真,但去古既远,世习纷揉,故未能脱去前人畦町。”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王洽》:“每欲作图……先以墨泼幛上,因其形似,或为山石,或为林泉,自然天成,不见墨污之跡,盖能脱去笔墨畦町,自成一种意度。” 笔下(1) 指文章的写作 笔下生花 (2)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笔下留情 波澜(1) 大*波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