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众生各圆满,本觉妙明心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六》 全文: 参考注释众生(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圆满十分完满,没有欠缺 圆满的答案 本觉佛教语。佛教认为,众生心体,自性清净,原有性德,非修成而然,故称“本觉”。《大乘起信论》:“心体杂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説名本觉。”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詮自性,认本觉,莫深於‘实相法密经’。”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五》:“《诗》颂 文王 ,一则曰‘缉熙’,再则曰‘缉熙’。熙者,人心本觉之光明乎!” 明心(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学必明心,记问辨説皆餘事。”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丧。” (2).表明心迹。 柳青 《狠透铁》:“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没草屎渣渣!”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