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读《汉书》》 全文: 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 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区别,荣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无乃太无私。 小人与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汉末,忠邪并信之。 不然尽信忠,早绝邪臣窥。 不然尽信邪,早使忠臣知。 优游两不断,盛业日已衰。 痛矣萧京辈,终令陷祸机。 每读元成纪,愤愤令人悲。 寄言为国者,不得学天时。 寄言为臣者,可以鉴于斯。
名句书法欣赏 奈何西汉末,忠邪并信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奈何(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西汉(1) 中国于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的朝代,为刘邦所建,建都长安——亦称“前汉” (2) 天河。即银河 月还西汉,霞临东沼。——王勃《七日赋》 忠邪忠正与奸邪。 晋 殷仲文 《罪衅解尚书表》:“宜其极法,以判忠邪。”《旧唐书·李峤传》:“今忠邪既辨,具物惟新,赏罚倘乖,下人安劝?”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哼,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