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次韵受益题荆浩太行山洪谷图五言》 全文: 画闻与画见,巧拙不同科。 譬如未入蜀,想像图岷峨。 可以欺他人,不可欺东坡。 又如写神女,瞥然巫山阿。 宋玉一点笔,眸子横清波。 上党太行山,怀孟逾黄河。 水落天井关,长剑垂新磨。 昌黎寻李愿,借车方口过。 劈斫开崖壁,巨扁侔斧戈。 荆浩家其间,烟霞恣麾呵。 亲见胜剽闻,胸次所得多。 天亦宝此画,易世终无他。 退之太行诗,幼诵今鬓皤。 洪谷太行画,恍兮聊浩歌。
名句书法欣赏 宋玉一点笔,眸子横清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宋玉战国 时 楚 人,辞赋家。或称是 屈原 弟子,曾为 楚顷襄王 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故后人常以 宋玉 为悲秋悯志的代表人物。又传说其人才高貌美,遂亦为美男子的代称。 唐 张鷟 《游仙窟》:“华容婀娜,天上无儔;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韩娥 宋玉 ,见则愁生; 絳树 青琴 ,对之羞死。”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 楚 客忆江蘺,算 宋玉 未必为秋悲。” 明 陈所闻 《闺思》曲之一:“销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缘独怨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若非 宋玉 墙边过,定是 潘安 车上来。” 一点(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眸子 同“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清波(1).清澈的水流。 汉 严忌 《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宋 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巴金 《复仇集·爱的摧残》:“ 赛纳河 的清波在月光下发亮。” (2).六朝时歌曲名。 康有为 《<味梨集>序》:“六朝时, 汉 《鐃歌》、《鼓吹》曲既废,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鸟栖》之曲,亦以长短句为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