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潴蓄长流济大通,澄潭积水映遥空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积水潭汇通祠》 全文: 参考注释潴蓄亦作“ 瀦畜 ”。1.指蓄洪贮水。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昔之水面,半为葑田,霖潦之际,无所瀦畜。” 宋 苏辙 《乞给还京西水柜所占民田状》:“於 中牟 管城 以西强占民田,瀦蓄雨水,以备清 汴 乏水之用。” 清 冯桂芬 《兴水利议》:“不特平者成膏腴,下者资瀦蓄,即高原之水有所洩,粱麦亦倍收矣。” (2).指储蓄其他物品。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八:“顾千珍与万恠兮,皆委润而深藏。信天地之瀦蓄兮,我可奈何兮一杯又进兮包大荒。” 长流(1).长长的流水。 汉 张衡 《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 三国 魏 曹植 《赠王粲》诗:“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晋 卢谌 《赠崔温》诗:“平陆引长流,冈峦挺茂树。” (2).远途流放;长期流放。 唐 赵璘 《因话录·宫》:“及知其母年高,乃免死,杖一百,长流 康州 。”《新五代史·唐臣传·毛璋》:“ 璋 坐长流 儒州 ,已而令所在赐自尽。”《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因初修臺时,为吾慢功,故罚吾为长流百姓。”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长流远指 夜郎 西,瘴雨蛮烟迢递。” (3).指治狱参军。也称长流参军。司禁防。《宋书·百官志上》:“其后又有直兵、长流、刑狱、城局、水曹、右户、墨曹七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曰:‘何故名治狱参军为长流乎?’答曰:‘《帝王世纪》云:“帝 少昊 崩,其神降于 长流 之山,於祀主秋。”案:《周礼·秋官》,司寇主刑罚、长流之职, 汉 魏 捕贼掾耳。 晋 宋 以来,始为参军,上属司寇,故取秋帝所居为嘉名焉。’”《隋书·百官志中》:“上 上州 刺史,置府。属官有……外兵、骑兵、长流、城局、刑狱等参军事及掾史。” 大通(1).犹大道。《庄子·大宗师》:“ 颜回 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成玄英 疏:“大通,犹大道也。道能通生万物,故谓道为大通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故古人仰準阴阳,俯协刚柔,中识理性,使三才相善,同会於大通,所以穷理而尽物宜也。” (2).通于大道。谓顺应自然。《淮南子·诠言训》:“圣人无屈奇之服,无瑰异之行,服不视,行不观,言不议,通而不华,穷而不慑,荣而不显,隐而不穷,异而不见怪,容而与众同。无以名之,此之谓之通。” (3).谓宽宏豁达。 晋 陈寿 《表上诸葛氏集目录》:“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 (4).谓大亨通,吉利。《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今年是大通之年,我有心待交他将着 刘二 两口儿骨殖还乡,认他伯父。” 积水(1) 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 (2) 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遥空(1).遥远的天空。 唐太宗 《赋得花庭雾》:“还当杂行雨,彷彿隐遥空。” 清 赵翼 《纳凉》诗:“盆池新浴罢,雨过浄遥空。” 潘垂统 《讨债》:“满布遥空的雪片,像梅林里萎谢的梅花般飞舞着。” (2).向着远处的高空。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登楼沥酒》:“那 扶餘国 消息,正合东南奇事之言,俺和你不免遥空沥酒,为他称贺则个。”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