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徐州石堤成诗以纪事》 全文: 去岁秋河决,实因蚁穴漏。 而何文过者,尚称未夺溜。 谂知乃明罚,患成已无救。 上旁溢波滔,下细流沙留。 彭城当其阨,川狭人烟辏。 杞忧谁则无,蒿目乏绸缪。 今秋不可问,万口如一就。 闻之为悚然,惄如调饥懤。 人可谢无策,我宁得旁售。 违议一亲视,民艰验灾后。 于无可如何,下策悉心究。 石堤旧虽设,间作或缺透。 发帑令补足,代赈惠民又。 惟是举钜工,成匪一时骤。 夏秋数月间,南望辄眉皱。 幸报两汛过,额手感天佑。 柏冬工亦落,崇墉牢且厚。 以视茭楗固,仓卒或可守。 从此黄楼边,闾阎安枕宿。 救急诚少慰,永逸正难觏。
参考注释谂知知悉;知道。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我諗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易内寄案》:“未几 钱 父死,家政悉操於母,师諗知之,及是师商於 戴 ,托媒风示 钱 母,将女改适 庞 。” 明罚严明的刑罚或处罚。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是知败军之将,身死家戮,爰自古昔,明罚斯在。”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有隋 失道,九服沸腾,朕亲总元戎,致兹明罚。” 无救(1).没有救兵。《汉书·李陵传》:“上悔 陵 无救……乃遣使劳赐 陵 餘军得脱者。”《后汉书·王霸传》:“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 (2).不加补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时难而治简,行枉而无救,是其所以穷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而无救於不解,果当从连环之义乎!” (3).无所救助。《列子·仲尼》:“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於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