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铚的《送王道元运判致政归潜皖》 全文:好山如幽人,深绝常避地。
 潜峰独呈露,孤立信奇最。
 高拥一峰寒,缥缈乱云气。
 万古招行人,谁与赏心会。
 我公实仙才,昆阆失品次。
 挽公青霞襟,来作绣衣使。
 终寻汗漫游,高举九霄外。
 行色开画图,秋容掩新霁。
 造化为我娱,神超物无累。
 我穷知音稀,与世久无味。
 落叶扫不禁,岁月水东逝。
 愁作送公诗,出门更何诣。
 赠言词亦贫,无以扫高谊。
 野宿慎衣裘,寒霜方夜坠。
 
 参考注释言词(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晋  陆云 《登台赋》:“肃言词而述业兮,乃启行乎北京。” 唐  韩愈 《归彭城》诗:“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孙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所为文章,所发言词,谦虚信实,若有不足,若有不胜,使人读起来,有咀嚼回味的馀地。” (2).指言论。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老成 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起居有德行,言词为世轨式。” 无以 即“无已”,不停止,不得已 无已人,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高谊(1) 敬称别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崇高的情谊 高谊薄云 (2) 崇高的信念或行为。也作“高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