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昙翼的《招隐》 全文: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云起远山翳,风至□荒榛。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蹑磴践其迹,处处见遗薪。 乃知百代下,固有上皇民。
  名句书法欣赏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连峰亦作“ 连峯 ”。连绵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连峯竞千仞,背流各百里。” 北周  庾信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横阶仍凿涧,对户即连峰。” 宋  苏辙 《游太山·四禅寺》诗:“古寺依巖根,连峯转相揖。” 郭沫若 《断断集·青年与文化》:“这种进展,就好像连峰一样,一个峰头接上一个更高的峰头。”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林带 为了防风防沙等而培植的带状树林 平津(1).坦途;大道。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平津苟不由,栖迟詎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唐  昙翼 《招隐》诗:“连峯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2).古地名。 汉 时为 平津邑 , 武帝 封丞相 公孙弘 为 平津侯 ,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前蜀  贯休 《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宋  欧阳修 《寄题相州荣归堂》诗:“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 平津 自有文。” 清  吴伟业 《东莱行》诗:“侍中叩阁数彊諫,上书对仗弹 平津 。” (3).旧时 北平 (今 北京 、 天津 )的并称。 茅盾 《欢迎古物》:“ 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经装箱待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