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道源冷然白,疏通无一尘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新的《虚明斋》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道源(1).僧道以为,佛教、道教的经义是事物的本源,故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今有释 文畅 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 (2).知识之源。 唐 李翰 《难进论》:“或以小人所长,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达,不信人所能然,则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旷而不接。辨虽博万物,不能释其疑辞,智虽络天地,不能效其长策。” 谓引水出流。 宋 欧阳修 《会圣宫颂》:“巍峩穹崇,奠京之东,有山而崧,奫沦道源,匯流而渊。” 冷然(1).形容凉爽;寒凉。 元 揭傒斯 《饶隐君墓志铭》:“花气袭衣,竹阴满地,使人冷然忘归。” 明 何景明 《秋夜》诗:“冷然感秋思,况復听征鸿。”《红楼梦》第六六回:“ 湘莲 听了,冷然如寒冰侵骨。” (2).形容超脱、冷淡的神情。 宋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首复次其韵》:“永谢汤火厄,冷然超无方。” 鲁迅 《花边文学·过年》:“古 埃及 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 茅盾 《追求》二:“何必如此神经过敏?你不是对于世事的蜩螗已经很能冷然处之而不悲观么?” 丁玲 《韦护》第一章一:“ 韦护 冷然望着他,略带点可笑的神气。” (1).形容声音清越。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日试曾磨 汉水 边,掌中恄慄声冷然。”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实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一本作“ 泠然 ”。 (2).轻妙的样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王褒 构采,以密巧为致,附声测貌,冷然可观。”一本作“ 泠然 ”。 疏通(1) 清除阻塞,使水流或交通畅通 疏通田间的排水沟 (2) 调解双方的争执;消除相互隔阂 一尘(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