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何瑭的《送贞庵进表分韵得文字》 全文:星占营室动天文,世庙新开自圣君。
 入贺中丞凌驿雪,送行僚友惜江云。
 歌声缓处诗初就,风力柔时酒半醺。
 待漏寒多不成寐,凤楼霜角几回闻。
 
 参考注释待漏 指封建时代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漏: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此处代指时间  …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红楼梦》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凤楼(1).指宫内的楼阁。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 宋  张孝祥 《忆秦娥·上元游西山作》词:“元宵节,凤楼相对鰲山结。”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合殿云浓留嫩草,千官花覆驻游丝。凤楼出入谁焚牘,会见英雄集柏池。” (2).借指朝廷。 清  沉树本 《大水叹》诗之二:“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3).指妇女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簫管閒。” 隋  江总 《箫史曲》诗:“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4).指 五凤楼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文章千古事,詎可以势争。何哉诸巨公,好以古学鸣。未便 凤楼 造,先长牛耳盟。”参见“ 五凤楼 ”。 霜角边寒地区戍卒吹的号角。 明  戚继光 《盘山绝顶》诗:“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