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昔时唐宋失天经,妖蟆曾搳天眼精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载的《钟馗观鬼閗蟆图》 全文: 参考注释昔时往日 天经(1).天之常道。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金镜霾六国,亡 新 乱天经。” 汉 班固 《典引》:“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禀承粹和,篤守天经。”参见“ 天经地义 ”。 (2).天象。亦泛指天空。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仰尽兮天经,俯穷兮地络。”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珠衡玉斗,徵象纬於天经;虎踞龙蹲,集风云於地纪。” 清 姚鼐 《雨登岳阳楼》诗:“风交广漠野,云起盪天经。” 天眼(1).佛教所说五眼之一。又称天趣眼,能透视六道、远近、上下、前后、内外及未来等。《大智度论》卷五:“於眼,得色*界四大造清浄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麁,若细,诸色无不能照。”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大士天眼所照,预覩未来。” 唐 王维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诗:“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2).指天神之眼。《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玉帝天眼一看,果然便向那人道:‘似你这等的功行,便是我这里也无天条可引。’” (3).古人有日、月乃天之眼睛之说。诗文中常用以指月亮。 唐 卢仝 《月蚀诗》:“皇天要识物,日月乃化生。走天汲汲劳四体,与天作眼行光明……再得见天眼,感荷天地力。” 明 刘基 《次韵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诗》:“不知妖恠从何来,惝恍初惊天眼昳。”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