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偃伏久婆娑,倔疆乍支拄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式丹的《夏日诸同人小集晚过龙泉寺南风氏园看古松限韵同赋》 全文: 参考注释偃伏(1).躺卧;伏卧。《汉书·杜周传》:“ 穰侯 , 昭王 之舅也,权重於 秦 ,威震邻敌,有旦莫偃伏之爱。” 颜师古 注:“言 昭王 幼少,旦夕偃伏戏弄於舅之旁侧也。”《世说新语·简傲》“ 高坐道人 於丞相坐恒偃卧其侧” 刘孝标 注引《高坐传》曰:“ 王公 曾诣和上,和上解带偃伏,悟言神解。” 艾明之 《雨》:“庞大的船体,偃伏在船台上,就象是一头准备扑向 黄浦江 的雄狮。” (2).指相处。 汉 王充 《论衡·讲瑞》:“与之偃伏,从之受学,然后知之。” 婆娑(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支拄(1).支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杨泉 《物理论》曰: 秦始皇 使 蒙恬 筑 长城 ,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 长城 下,尸骸相支拄。’”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张四明西抵建宁分手即事纪别》诗:“舟人趋奔湍,努力争一綫,身足相支拄,脱手躯命贱。”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老夫已矣,汝復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张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自一月以来,见 克强 兄以空拳支拄多军之餉食,寝食具废,至于吐血。” (2).指用于支撑之物,支柱。 清 刘大櫆 《浮山记》:“其巖石覆压欲坠,有僧构而居之,窗櫺皆如支拄然。” (3).抵触,抵制。《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 车师 后王 姑句 以道当为拄置,心不便也” 唐 颜师古 注:“拄者,支拄也。言有所置立,而支拄於己,故心不便也。” 清 恽敬 《香山先生家传》:“ 宋 、 元 、 明 言二氏(指佛教、道教)皆窃吾道之近似,以支拄排之者之口。”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