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颐志堂作歌》 全文: 昔日颐志寻无方,言之犹自馀悲伤。 今日颐志不易得,曰惟时若雨与旸。 颐者养也志欲豫,然其豫也必有常。 隐居却扫非吾事,吾之豫在万民康。 恐作秋霖兹快霁,额手西成或卜穰。 怵惕犹当廑半月,庶几黍稷登仓箱。
参考注释隐居 退居乡里,不肯出仕。退居山野 隐居之室。——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却扫亦作“却埽”。亦作“却扫”。不再扫径迎客。谓闭门谢客。 三国 魏 王粲 《寡妇赋》:“闔门兮却扫,幽处兮高堂。”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宋 范成大 《秋日杂兴》诗之一:“我友蓬蒿士,却扫谢四邻。” 康有为 《自都归乡黄季度别驾以诗慰问奉次原韵》:“上书痛哭叹中原,岂意穷山却埽门。” 万民 众百姓,人民 外朝以询万民。——清· 刘开《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