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元结的《忝官引》 全文:天下印昔无事,印僻居养愚印钝。
 山野印所安,熙然自全顺。
 忽逢暴兵起,闾巷见军阵。
 将家瀛海滨,自弃同刍粪。
 往在乾元初,圣人启休运。
 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
 敢诵王者箴,亦献当时论。
 朝廷爱方直,明主嘉忠信。
 屡授不次官,曾与专征印。
 兵家未曾学,荣利非所徇。
 偶得凶丑降,功劳愧方寸。
 尔来将四岁,惭耻言可尽。
 请取冤者辞,为吾忝官引。
 冤辞何者苦,万邑馀灰烬。
 冤辞何者悲,生人尽锋刃。
 冤辞何者甚,力役遇劳困。
 冤辞何者深,孤弱亦哀恨。
 无谋救冤者,禄位安可近。
 而可爱轩裳,其心又干进。
 此言非所戒,此言敢贻训。
 实欲辞无能,归耕守吾分。
 
 参考注释公车(1) 公共汽车 西门町到公馆,坐公车要二十分钟 (2) 公家的车辆 (3) 汉代官署名 安帝雅闻 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我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 魏阙 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清问清审详问。《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孔 传:“ 帝尧 详问民患,皆有辞怨於 苗 民。” 孔颖达 疏:“ 帝尧 清审详问下民所患。”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虔恭上帝,东朝悬待諫之旌;清问下人,南面听登闻之鼓。”《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徵君 ﹞躬身奏道:‘臣蒙皇上清问,一时不能条奏;容臣细思,再为启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