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位卑无路自闻达,目视云阙高苍茫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右欧阳永叔》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闻达显达;有名望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目视以目示意。《汉书·李陵传》:“ 立政 等见 陵 ,未得私语,即目视 陵 ,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諭之,言可还归 汉 也。” 颜师古 注:“以目相视而感动之,今俗所谓眼语者也。” 云阙(1).宫阙。因其高大,故称。 汉 刘歆 《甘泉宫赋》:“云闕蔚之巖巖,众星接之皑皑。”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上登雀臺,东下望云闕。” 宋 苏轼 《奉安神宗皇帝御容赴景灵宫导引歌词》:“龙颜髣髴笙簫远,肠断属车音。离宫春色琐瑶林,云闕海沉沉。” (2).借指朝廷。《魏书·百济传》:“臣建国东极,豺狼隔路,虽世承灵化,莫由奉藩,瞻望云闕,驰情罔极。” 唐 韩愈 《赠族侄》诗:“作书献云闕,辞家逐秋蓬。”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成命莫回,惊使华之促召;一家竦听,望云闕以驰情。” (3).为云雾掩映的宫阙。指月宫。 唐 刘禹锡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翫月二十韵》:“稍当云闕正,未映斗城悬。” 苍茫空旷辽远 苍茫大地 暮色苍茫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