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方浚颐的《十月二十七日度岭作》 全文: 舍舟登陆三日间,今朝饱看凌江山。 宾旸门外莽空阔,洪岩青嶂纷斑斓。 珠玑楼巷榜仍旧,亭亭几树霜枫殷。 老榕稚松满岩壑,万绿嵌以荔子斑。 小春更比春景厉,丹黄紫翠开心颜。 槐花塘边路幽邃,红梅驿畔峰回环。 曲曲徐向螺壳转,娟娟况有蛾眉弯。 枝头玉蝶正飞舞,吟兴勃发须臾间。 方思敲火品卓锡,沙弥膜拜陈忧患。 荒祠仅余四壁在,却走龙象奔豺獌。 十八年前我曾到,七梅痛已成枯菅。 相公风度且勿论,大力能凿横浦关。 功德及民礼宜祀,微公鸟道穷跻攀。 雨淋日炙尘网挂,云车风马何时还。 雄州筑郭费甚钜,此役不过数百锾。 修举废坠有司责,亟召匠作延输般。 重安户牖整栌欂,再施华垩除昏黫。 神兮妥侑降之福,岭南岭北无恫瘝。 暗香补种一千本,花时行旅都忘艰。 前贤盛迹半芜没,我方惆怅红桥湾。
参考注释敲火敲击火石以取火。 唐 韩愈 《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礪角,谁復著手为摩挲。” 元 倪瓒 《绝句》:“敲火煮茶歌《白苧》,怒涛翻雪小停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门扉隐隐有白*粉大书字,敲火视之,则‘此寺多鬼,行人勿住’二语也。” 卓锡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元 张伯淳 《楞伽古木》诗:“ 道林 卓锡旧种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明 郑仲夔 《耳新·梵胜》:“师卓锡 岑山 ,苦心实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西僧自西域来,一赴 五臺 ,一卓锡 泰山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发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仅半弓,编茅为屋,一老僧卓锡其中。” 沙弥 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依照戒律出家,已受十戒的七至二十岁男性修行者 原来这门子是葫芦庙里一个小沙弥。——《红楼梦》 膜拜 合掌加额,长跪而拜。表示尊敬或畏服的礼式 顶礼膜拜 忧患 忧虑、祸患 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