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休问僧繇吴道士,志公佗日不能知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子淳的《颂古一○一首》 全文: 参考注释休问(1).佳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既济 南海 ,与领守 儿孝德 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飭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休问,且悲且憙。” (2).好的声誉。 唐 柳宗元 《送宁国范明府诗序》:“有 范氏传真 者,始来京师,近臣多言其美,宰相闻之,用以为是职,在门下,甚获休问。” 道士(1) 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 那道士又执令牌,烧了符檄。——《西游记》 (2) 修佛道之士的略称。魏晋时指和尚 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盂兰盆经疏下》 志公尊称 南朝 梁 高僧 宝誌 (一作“保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保誌》:“今上即位,下詔曰:‘ 誌公 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南史·隐逸传·释宝誌》:“虽剃鬚髮而常冠帽,下裙纳袍,故俗呼为 誌公 。” 清 查慎行 《人海记》卷十九:“ 明 孝陵 即 梁 名僧 宝誌 瘞所,傍有八功德水。 诚意伯 奏,改葬之。乃见二大缶对合,啟之, 誌公 端坐于内,髮被体,指爪绕腰矣。” 佗日(1).他日。往日。《史记·郑世家》:“ 子家 子公 将朝 灵公 , 子公 之食指动,谓 子家 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南史·韦叡传》:“ 叡 自以信受素薄,位居大臣,不欲与众俯仰,所行略如佗日。” (2).他日。指将来的某一天。亦泛指后来、将来。 晋 陆机 《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南史·梁愍怀太子方矩传》:“佗日, 弘正 謁见, 元帝 问曰:‘太子比颇受卿导不?’”《新唐书·杨行密传》:“每宴,使人负剑侍。 陈 人 张洪 因以剑击 行密 ,不中,近将 李友 禽斩之。佗日,侍剑如故。”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一:“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陀日受危亡之祸。” 不能(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